曾有人戲謔:這個世界有三個重要蘋果,每一個都足以改變世界。一個被亞當和夏娃偷食,這是人類的起源;第二個則砸落在牛頓頭上,始料未及地“砸出”萬有引力;最后一個則是由喬布斯手握出場,如今不僅富可敵國,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。 前兩個“蘋果”我們已無從考究,第三個仍在持續影響世界。然而,近年來盡管蘋果公司市值屢創新高,產品表現力卻不盡如人意,甚至業內人士發出這樣的感嘆:“對手在開拓,蘋果在‘墮落’,創新路上,蘋果還能走多遠?而一旦失去‘創新’,蘋果還能獨享‘蘋果’嗎?” 蘋果真的不行了嗎?吊詭的背后是誰“動”了“蘋果”? 吊了消費者1個多月的胃口,2020年10月14日凌晨,美國蘋果公司(以下簡稱:蘋果)終于把iPhone12系列擠了出來。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是,新產品一出即被眾多消費者無情吐槽:一如既往的毫無新意。不管是外形設計,還是技術應用,都未達到眾多“果粉”的心理預期。 由于蘋果沒有拿出足夠震撼的技術成績,資本市場對蘋果的失望轉化為股價動蕩。發布會臨近尾聲時,其股價跌幅一度達到3.6%,等到收盤,市值一日之間蒸發565億美元。 作為首個推出大屏幕、全面觸摸屏,開啟無機械鍵盤時代的蘋果,這樣一個推動電子產品跨時代變革的公司,不管是友商還是消費者都一直期待它能持續帶來創新和驚喜。但,現實總是殘酷的,“喬幫主”的隕落讓蘋果一度蒙上了太多悲情色彩,萬千“果粉”覺得天不假年。 但是,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和經濟衰退卻絲毫未能阻擋蘋果的高歌猛進,其市值一度達到2萬億美元,創歷史新高的同時也刷新了科技巨頭的市值紀錄。為此,很多人存疑:不是說蘋果不行了嗎,為何市值反而漸入佳境? 走自己的路,讓別人無路可走 作為世界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,蘋果這些年之所以拔市場之“頭籌”,究其根本,是蘋果總能出其不意又攻其不備,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“創新”,而這種“創新”不僅體現在產品的設計上,更體現在對市場浪潮的引領上。 喬布斯時代,“喬幫主”帶領著蘋果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,其更多是發力技術端,不間斷地進行產品革新創新。而這種科技創新甚至是顛覆一個時代的成果,如iPhone手機取代了諾基亞的功能手機,手機市場的原有格局完全瓦解,蘋果帶領著全球進入智能手機時代;iPad則顛覆了大家對于電腦的認知,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平板電腦時代。 與喬布斯時代不同的是,庫克帶領著蘋果走向了另一個“極端”。 2016年,蘋果發布了iPhone7,就在大家紛紛吐槽蘋果“江郎才盡”之際,蘋果推出首款無線耳機AirPods,讓萬千“黑粉”不禁大喊:“真香!”對于蘋果來說,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成功讓市場接受了這個小玩意。亦如此次iPhone12的發布,友商在追求“大”時,蘋果卻反其道而行之發布了mini款,勢在搶奪新的市場份額。 而這些,正是庫克時代的主著力點,盡管屢遭外界批評“產品創新力不足”,但不可否認的是,作為喬布斯欽點的接班人,庫克雖“失之產品,卻收之市場”,他以“市場創新”帶領著蘋果走向了新的進階。 所以,不管是喬布斯的“精神遺產”還是庫克的“市場迎合”,蘋果的生態造就了一種奇特現象:用戶一邊嫌棄蘋果的“吃相難看”,一邊又紛紛“賣腎”解囊;競爭對手一邊在朋友圈高調揶揄,一邊又從里到外“致敬”個底兒朝天。 果然,不管是產品設計還是市場布局,蘋果公司都在深刻踐行著“走自己的路,讓別人無路可走”。而這底氣或許正是來源于其對人類本質需求的深刻洞悉,換言之,把握用戶需求、瞄準市場痛點,通過科學技術等創新手段去解決問題,從而推動社會進步,這或也是創新的本質,是創新的原動力。 要么創新,要么死亡 美國《財富》雜志披露:美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,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足40年。而中國,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.5年,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7—8年。美國每年倒閉的企業約10萬家,而中國有100萬家,是美國的10倍。中國企業不僅生命周期更短,能做強做大的更是廖廖無幾。 德魯克說:“對企業來講,要么創新,要么死亡!逼髽I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外部環境中,提升自己的適應力、免疫力?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,就是一部創新史,就是一次創造性思維實踐;仡櫲祟愇拿靼l展史,工業革命給人類的生活和思想帶來了巨大的變化,從蒸汽時代到電力時代,機器逐步開始代替手工勞作。想要做到不斷地創新,思維是重要前提,而創新思維的本質在于用新的角度、新的思考方法來解決現有的問題。 40年前,中國經濟吹響了發展的號角,40年后的今天,歷史又一次吹響了號角。受疫情影響,全球各行各業都因這只“黑天鵝”而陷入蕭條險境,疫情讓本就不景氣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。疫情更導致消費需求進一步降低,也加劇了市場供大于求的存量競爭,但與此同時,企業在疫情中的一些應對也透露了零售業未來的發展軌跡。 嚴峻的現實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企業的來路與去路。為此,2020年出現了另外一幕奇觀:品牌紛紛“入云”,從官媒到明星都在幫忙帶貨,企業主不僅創新銷售模式、創新銷售渠道,還開通了自己的直播通道,各家CEO紛紛走進直播間;同時加碼對線上渠道、全域營銷、私域流量的排兵布陣,在夾縫中求生存,開啟自己的“新戰場”。 此外,在線授課、在線培訓、在線講座的“借勢而為”,給中國的“互聯網+教育”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,一些線上補課平臺也趁勢火了一把。同時,短視頻平臺一躍成為民眾獲取信息的全新方式,頭部短視頻App抖音、快手的日活用戶規模分別增長了38.9%、35.2%。 10月13日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《世界經濟展望報告》,在最新的預計中,IMF預測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為1.9%,并在2021年增速至8.2%,成為唯一在2020年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。 水無常形,兵無常勢。不管是蘋果的再度崛起,抑或是2020年中國經濟的“正”發展,當環境發生改變,戰略與戰術都應及時作出反應,轉變思維模式,學會逆向思維,就能找到開啟新市場大門的鑰匙。敢于打破一切常規,便是企業競爭的法寶。 現有的生產模式急需變革,企業要想在變幻莫測的外部環境中,提升自身的適應力、免疫力,永續的創新就是很好的護城墻。蘋果也好,其他企業也罷,只有持續給用戶帶來領先的體驗,才能實現自我增長的“第二曲線”。 人類文明發展的每一步,都是以創新為驅動,一旦失去了創新能力,文明走向衰敗便毫不奇怪。唯有保持創新精神,用創新思維變革,大力發展科學技術,才能帶來新的產業革命,解鎖認識世界的新方式,維持人類進步的原動力。 如此一來,自己的“蘋果”誰都動不了! 作者:奧康國際副總裁 銷售與市場網 www.120980.tw(作者: 羅會榕) 免責聲明:任何投資加盟均有風險,提醒廣大民眾投資需謹慎! |
GMT+8, 2020-12-22 04:32 , Processed in 1.082931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
© 1994-2019 www.120980.tw